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北伐曹操,东吴上将吕蒙白衣渡江,偷袭荆州得手,关羽被杀。“大意失荆州”成了关羽悲剧人生的最终注脚,许多人为之扼腕长叹。其实严格来说,关羽丢掉的并不是整个荆州,而只是荆州的西部而已。
从底层杀出来的刘备历经磨难,最终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来的“跨荆有益”的大战略,虽然刘备对荆州的统治时间也不算恒久。关于荆州的话题,我们说过许多了,再简朴先容一下。汉末三国时,南方有省级的三个大州,从西往东划分是益州(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南等地)、荆州(豫南、湖北、湖南、粤北等地)、扬州(皖南、苏南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等地),三州以北是广义上的中原地域,也就是曹操统治区。
荆州正好位于中原与西边益州、东边扬州的中间地带,“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。”战略职位非同一般。
曹操控制荆州,顺江东下可攻扬州的孙权,溯江西上可攻益州的刘备。刘备控制荆州,可从襄阳偏向攻河南,也可顺江东下攻孙权。三人之中最没有统一雄心的孙权如果控制荆州,则可将荆州作为江东本部的西大门,向西可溯江取蜀,向北可攻魏之襄阳,以造成对魏都洛阳的威胁。
对刘备来说,他要的可不是荆州部门土地,他要的是荆州全部,因为刘备的志向是灭曹统一。因为诸葛亮给他制定的计划就是取荆州和益州后,然后“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(南阳)、洛。”然后通过控制整个荆州(不包罗曹魏控制的襄阳),来对江东的孙权实现压迫式:“结盟”,让孙权不敢轻举妄动。事实上,刘备在很大水平上也做到了这一点。
建安十六年(公元211年),刘备率军入蜀,名为资助刘璋防御张鲁,实为取蜀。刘备在西川折腾了三年,其中在雒城(今四川省德阳市代管的广汉)顿兵整整一年。在此期间,孙权并没有向荆州提倡进攻。
有两点:曹操带给孙权的生存压力,使孙权不敢分有限的军力进攻荆州。第二点,刘备实际上是带偏师入蜀的,刘备团体的主力队伍还在荆州,团体一线人物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坐镇荆州,孙权想偷袭都没可能乐成。
孙权最终占领荆州不是一蹴而就的,可以说分为两步走。第一步棋下的关键是天佑孙权,随刘备入蜀的智囊庞统在雒城中箭身亡。刘备身边不能没有智囊,刘备万般无奈只好请坐镇荆州的诸葛亮入蜀,同时带走了张飞和赵云,关羽留守荆州。
不能说关羽有勇无谋,但关羽至少是个没有大局观的人,好比孙权为儿子求婚,效果关羽一顿臭骂,激怒了孙权。关羽坐镇荆州带给孙权的威胁,要远远小于诸葛亮坐镇荆州带给孙权的威胁。刘备虽然最终占领了益州,由于还要稳定益州,身边离不开诸葛亮,所以诸葛亮是回不去荆州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孙权就开始准备对荆州动手了,由都督鲁肃出头驳倒关羽,要求赶快把荆州“还”给东吴。刘备基础不吃这一套,问题的关键在于曹操要攻汉中。
汉中是成都的门户重镇,一旦曹操控制住汉中,刘备大门洞开,他是睡不着觉的。所以,刘备一定不惜价格要争汉中,但争汉中就必须稳住东线的孙权,否则孙权是一定会发兵进攻荆州的。建安二十年(公元215年),刘备派人找孙权,说愿意中分荆州。
孙权固然想吞下荆州全部,但至少他还没有几多实力强攻荆州,也就同意了。凭据这份划界协定,双方以湘水(湘江)为界,长沙、江夏、桂阳三郡属吴,南郡(江陵)、零陵、武陵三郡属蜀。
刘备虽然还控制着荆州西部,但在气势上也显着不如以往了,至少让孙权看到了独吞荆州的希望。尤其是关羽向北进攻曹魏的襄阳,导致荆州(西部)空虚,这才给了吕蒙、陆逊等人偷袭荆州得手的时机。
其时的孙权还准备先取淮河以北的徐州,然后再取荆州(西部),吕蒙则认为徐州距离曹魏统治中心太近,曹操极易兴兵来救,这即是在帮关羽的忙。孙权大悟,“发兵袭(关)羽”,将在外作战的关羽来一招黑虎掏心,将关羽赖以生存的窝棚全给拆了。图-俯瞰荆州古城南城门虽然孙权、吕蒙做事不隧道,但江湖险恶,生存为本,只要对自己有利,谁还管什么地不隧道?孙权控制除了襄阳的荆州后,江东的大门彻底牢靠,而蜀汉统一的希望则成为泡影。
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在事实上已经失败了,有人评论《隆中对》之所以失败,是诸葛亮没有思量到东吴的感受,这话是有一定原理的。
本文关键词:泛亚电竞登录,刘备,控制,荆州,大,部门,地域,为什么,厥,后
本文来源:泛亚电竞-www.82he.com